想讓泥鰍長得快,需日常做好水質管理,放養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泥鰍食性雜,平時喂養時可投喂蛆蟲、蚯蚓、蚌肉、魚粉、麥麩、米糠、豆渣等,還需根據水質肥瘦情況適時追肥,培養浮游生物,要每天清除殘留飼料,保持水質的清潔,冬季可在池中投入豬糞和牛糞,提高水溫。
泥鰍怎么養長得快泥鰍如何養長得快
泥鰍為底棲魚類,喜生活于有底淤泥的靜水或緩和流水域中,喜中性或偏酸性的黏性土壤,適宜的生活水溫為10~32℃,水溫低于5℃或高于35℃以上時,就潛入泥中停止活動。
泥鰍幼苗階段更應配以較高的動物性蛋白,而40%蛋白質含量對幼魚的生長最好,其二是脂肪,如果泥鰍的脂肪攝入不足,它將消耗蛋白來補充,這是得不償失的,但飼料中若脂肪過量,也會造成泥鰍生長緩慢,增加代謝負擔。根據一些養殖戶的經驗來看,超過10%的脂肪含量,對魚兒的生長不利,發病率也會提高。
現在市場上有一些炒苗公司和個人,為了迷惑買苗者,把大量收購來的野生苗,投放到自己的塘里,進行高密度暫養,冒充人工培育的苗。在這樣的“暫養”塘里,由于泥鰍太多,水塘底層水質渾濁、惡化、缺氧;各種病菌、病毒滋生。每條泥鰍都可能感染病毒病菌。養殖戶買了這種苗回去養,等苗子下了塘,各種病菌病毒爆發,藥無可救。大量死亡泥鰍沉在水底,再次嚴重污染惡化水質,造成苗子大量死亡。
所以在購買泥鰍苗之前一定要先考察他們的泥鰍種苗是否健康和正規。
泥鰍的消化腸道細而短,并且有輔助呼吸的功能。若飼料粒徑過大,即使泥鰍勉強吞下,也會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堵塞肛門,若水中溶解氧不足的話,就容易造成泥鰍脹氣病,所以飼料粒經宜小不宜大。
泥鰍身體生長所需的鈣磷主要是從水體中攝取,自然水體無法提供高密度養殖所需的鈣磷,這就導致魚體骨架構建緩慢,魚體生長變慢。其次飼料原料在加工生產過程中,自身維生素損失嚴重,從而導致魚體不能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由于有相當多的泥鰍池沒有清塘,或清塘不徹底,或用的是已經失效的藥物,或在注水混進了野雜魚的卵、苗、蛙卵等敵害生物,它們與泥鰍苗爭餌料、爭氧甚至殘食泥鰍苗也是影響泥鰍發育的一個因素。還有一個比較多見的現象是放苗密度求高、放苗時間求早,有時還將不同批次的泥鰍苗同放一池或將不同品種泥鰍苗也同放一池。有時又忽略了調節溫差等一些細節。應該根據泥鰍池條件、不同品種、當地的氣候變化規律以及生產管理水平放苗?!柏澏唷钡慕Y果往往是泥鰍苗長得慢、還易暴發疾??;“貪早”也常因強寒潮的襲擊造成重大損失。此外,切忌在大太陽下放苗,否則可能出現氣泡??;也不能把幾批苗或幾種苗同入一池,否則會出現大苗吃小苗、強苗吃弱苗的現象、而且培育出來的泥鰍大小懸殊、規格參差不一,質量自然也不會太好
- 上一篇: 蝸牛養殖對土壤的要求有哪些(什么土可以養蝸牛)
- 下一篇: 5種好看又好養的觀賞魚,你想試試嗎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