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人工養殖只要溫度、濕度適宜,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從出殼到性成熟一般需6_7個月時間,交配受精后15—20天即可產卵,把卵產在洞穴內。卵粒綠豆大小,外包一層白色發亮的膜,每次產卵100—200粒,8—15天可孵出幼蝸。
冬季當氣溫降至18攝氏度以下時,白玉蝸牛就會停止進食。因此,人工飼養蝸牛,必須加以適當的保溫,方能確保安全過冬。
控制溫度越冬室溫度必須晝夜控制在20—30攝氏度。若溫度降到15攝氏度以下,或忽高忽低,對蝸牛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室內加溫,一般來說,上層溫度高些,下層溫度低些,近爐子熱些,遠爐子冷些,有3—5攝氏度的溫差。蝸牛卵孵化要求溫度26攝氏度左右,可把孵化箱放在上層或近爐子旁。成年蝸??煞旁谥袑?,以利交配產卵,加速繁殖。1—4月齡蝸??煞旁谙聦羽B。
控制濕度,越冬室內的空氣和飼養土容易干燥,應該每天在地面上灑1次水,對飼養土也至少每天灑1次與室溫相當的溫水,以保持濕潤。也可采用在木屑爐上澆水的方法來提高空氣濕度。
調節空氣越冬室面積小,放養密度大,易造成室內空氣污濁,這對蝸牛生長發育和繁殖極為不利。因此要注意經常通風換氣。
蝸牛卵的孵化溫度多少度適宜
溫度16~40℃,最佳25℃,一般能高不低。加溫必須采取地龍火道,且常年備好,尤其是春末夏初,要防止突然降溫,有條件暖氣最好,不要采取火爐加溫。
濕度。飼養土的土表濕度要保持到25%~35%,空氣相對濕度85%~90%,能濕不干,控濕、保濕采取塑料布蓋頂。
防止干風、冷氣直接吹進,進口應采取雙門、掛布、擋風板。
堅決控制有異味的氣體進入飼養場地。
飼養土必須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過農藥、化學物質的污染砂土。
養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氣性。
不工作時不要強光照射,陰暗最好,夜間采用15W紅色燈泡照明,這樣能刺激產卵。
卵的孵化。蝸牛的養殖成敗,關鍵在卵的孵化,控制室內溫度在20~25℃,空氣濕度在90%~95%,土表濕度在25%~30%,改進采卵孵化方法,采用種蝸牛60天輪倒法,此法能大大提高蝸牛的養殖效益,一般出殼率達95%以上。
幼蝸牛的飼養關系到迅速發展蝸牛數量與產量的成敗關鍵,要特別注意溫度與濕度的控制。溫度一般應控制在25~30℃之間,飼養土含水量以30%~35%為宜,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為宜,多食鮮嫩多汁的飼料,輔以鈣質食物。
1~3月齡蝸牛飼養池內加濕,堅決不能用水潑,采用噴霧器噴,最好用溫水。
發現病、死蝸牛及時清除。
勤清糞便,最好采取蚯蚓與蝸?;祓B,一舉兩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