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蜈蚣養殖場建好后,經過消毒、防逃等處理后,飼料蟲也已經備齊,這時才開始投放種蜈蚣,投種是飼養場正式投入運營的標志。應把好投種的第一關。
種蜈蚣的獲取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捕捉野生蜈蚣做種,另一種是從其它飼養場引種購進。
一
飼養場挑選種蜈蚣
在種蜈蚣場內挑選種蜈蚣比較容易,在飼養場提供的種蜈蚣群中挑選體型肥大、背部油黑發亮、步足齊全、爬行迅速敏捷的留作種用。對體型瘦小、背部黑色不深、沒有光澤或步足有缺殘的,或在種群中表現行動遲緩的都不能作種蜈蚣留用。
二
捕捉野生蜈蚣
捕捉野生蜈蚣要注意掌握時間、地點和捕捉方法。捕捉時間應在春、夏、秋季節進行,這時溫度較高蜈蚣能出來活動;另外可在雨過天晴或大雨過后的第2天,蜈蚣極愛出來活動,可以乘機捕獲。
捕捉的地點應選在山區。近幾年平原地區由于人口密度大、加上農業生產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可致死蜈蚣,所以平原地區已經沒有野生蜈蚣存在或偶爾發現1-2條,不能解決問題。因此,現在捕捉野生蜈蚣就要到山區進行。
捕捉方法
1、夜捕
蜈蚣有晝伏夜出的習性,白天也有爬出穴的蜈蚣,但數量不多,必須夜晚捕捉。捕捉蜈蚣的方法比較簡單,只需準備1個手電筒、1個竹片做成的夾子、1個內壁非常光滑的裝蜈蚣的容器,防止捕到的蜈蚣逃跑。捕捉人員要穿上緊口鞋、長筒襪,防止夜晚在山里行走被毒蟲咬傷。這些工作準備好以后,晚上到蜈蚣常出沒的地方用手電筒照,照到后蜈蚣因怕光就趴伏原地不動,這時用竹夾輕輕夾著其身體后部,放入容器內。
2、誘捕
在蜈蚣常棲息的地方挖一條長溝,溝內放骨頭、碎磚、雞毛、馬糞、垃圾等東西,上面覆上一層松土。蜈蚣嗅到腥味即到溝里去覓食、產卵、繁殖。20天以后可以翻掏捕捉,然后再在溝里補充新的雞毛、骨頭、垃圾等,蓋上一層松土,誘蜈蚣進入淘中待捕。秋季可在林間用此種方法捕捉到野生蜈蚣。捕到野生蜈蚣后,應選擇頭紅、體寬、身長、體表光澤好、無損傷的蜈蚣留種。青頭的、黑頭的、體型瘦小的不宜留種。
蜈蚣養殖:蜈蚣的病害和敵害防治方法
蜈蚣是耐饑餓動物。抓捕的野生蜈蚣回場后,先把它放在小范圍的飼養池內,在池內噴一些酒,這樣可以改變其野性。過幾天將其投放正規飼養池中。投喂飼料時,頭幾次不必投放過多,防止其因饑餓一段時間后暴食暴飲引起消化不良。應少投一些,慢慢加大飼喂量,使其有一個適應過程。
蜈蚣的食源雖然廣雜,但對食物要求新鮮,不吃腐臭之食。所以人工養殖時,必須每隔2~3天就應投一次新鮮飼料。投料前,要徹底清除前次剩余的食料。蜈蚣一次食量大,耐饑力強。饑餓時,一次進食量可達自身體重的1/5~3/5。食飽后,十天半月不給食物也不會餓死。同時,蜈蚣不耐渴,每天需飲水。因此飼養場內必須放置盛水器皿,并要定時換水,以保持飲水的新鮮、清潔。
- 上一篇: 螞蚱養殖市場投資不大,前景廣闊
- 下一篇: 我國主要的蚯蚓品種有哪些,最好多選擇幾家交叉育種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