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種類較多,野鴨是多種野生鴨類的總稱。國內現人工養殖的大多是89年前后從美國西德引進的綠頭野鴨。野鴨具有肉質鮮嫩、野味濃厚、瘦肉率高,含脂肪低,特別是沒有家鴨那種難聞的腥騷味,且具有適應性強、食性廣、耐粗飼、疾病少、易飼養的特點。野鴨性情溫和膽大、易于農家養殖,是農家發展多種經營的一條好門路。目前人工馴養的主要是美國綠頭鴨。這種野鴨生長速度快,70日齡平均體重可達1。2公斤,5個月左右開始產蛋,年產蛋150枚左右。
其飼養方法如下:
一、營造適宜的野生環境:建造野鴨場舍,必須符合野鴨的野生習性,應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動場地?;顒訄龅貞浅靥粱蛉斯に??;顒訄錾峡稍孕淠?、草叢,在池塘中培植些藻類,營造一個適宜的野生環境。如果采用養放結合的飼養方法,飼養場地必須選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開闊、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時,要建造圍網和天網。天網高度距水面2米左右,周圍加圍網至水底,與天網聯成封閉體,以防飛逃。天網與圍網孔眼3厘米×3厘米,用尼龍網或繩網均可。一般每100只野鴨飼養面積為60平方米左右。
二、滿足野生食性需要:雛野鴨開食時,須在飼料中加入少量魚粉,幾天后可飼喂配合飼料,同時加入適量青綠飼料和小魚蝦、蚌肉、蚯蚓等鮮活動物。飼喂1個月后,要將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降到10%,適當減少魚粉、豆餅的比例,逐漸增加粗飼料,比例可達20%。同時,每天喂足100克菜葉、苜蓿、青草等青綠飼料,促使野鴨生長骨架,推遲發育。兩個月后,須減少粗飼料,將蛋白質飼料提高到18%。并繼續增加青綠飼料。
三、加強馴化管理:
1。精心飼喂雛鴨。1~30日齡的雛鴨要嚴格控溫,1~3日齡27~29℃;4~6日齡25~26℃;7~10日齡24~25℃;11日齡以后17~19℃。同時,地面要鋪松軟稻草,并隔欄喂養。雛鴨有堆睡習性,須日夜值班,防止壓死、悶死。開食時,要先飲水,保證足夠的飲水。每天飲水5~7次。
2。馴化管理成鴨。31~70日齡,飼養密度每平方米為10~15只,50天后開始學飛,需嚴格防逃。要安排水盆,提供活動場地和野性棲息物。60~70日齡,要防止野鴨吵棚。野鴨由于體內脂肪增加和生理變化,野性發作,激發飛翔。這時,鴨群表現騷動不安,采食銳減,體重下降,須限制飼喂,增加粗飼料比重,飼養員要穿素色衣服,忌穿花鮮衣服。同時,要避免外人進入鴨舍驚擾群鴨。
鴨病防治
野鴨抗病率強,但管理不善也會引發疾病,如飼料發霉,會使鴨因霉菌中毒;雛鴨受涼,會使雛鴨下痢,感染肺炎而死亡,故應投喂新鮮飼料,對吃剩的飼料要及時清除,飲用水要清潔新鮮,保持棚舍干燥,定期消毒,雛鴨價段在飼料中拌入萬分之五土霉素,可防止鴨下痢,一旦發現鴨群減食和下痢,可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拌料治療。
要定期注射疫苗,15~20日齡注射鴨疫;40~50日齡注射出敗弱毒菌苗;60日齡投藥體內驅蟲一次;80~90日齡和種鴨產蛋前、15~30天及停產后,分別注射鴨瘟疫苗和禽霍亂菌苗,防疫后一般野鴨有減食、呆滯現象,2天后即恢復正常。
- 上一篇: 土元是一種雜食性昆蟲
- 下一篇: 大雁體質強壯,抗病力好,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