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養殖的場地選擇選擇水源充足,水質好的山塘、水庫或河涌邊緣緩坡的地方建場,水量不需很大,有清潔流動水源最好。野鴨食性廣而雜,常以小魚、小蝦、甲殼類動物、昆蟲,以及植物的種子、莖、莖葉、藻類和谷物等為食。
野鴨的成活率是比較高的,而且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耐寒冷,生長快,飼養周期很短,而且在飼養過程中成本低,繁殖能力非常強,有著一定的經濟效益。也要從出殼到成功出欄之間可以不用打疫苗,這樣成活率也能達到95%以上。一般只需七十天左右就可以出來了,而體重已經達到1.4千克左右可以正常上市。在飼養野鴨過程中,環境和飼養管理都良好的情況下,可以讓它們的生長速度很快。
野鴨飼養的一些技術要點和防疫工作
飼養野鴨非常簡單,首先就從雛鴨開始。在飼養雛鴨之前,應該建立好野鴨舍,地面上要鋪上一些松軟的稻草,可以在鴨舌舍中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欄,大概每一個欄舍都在兩平方米左右,為了能做好保溫工作,欄舍中也應該裝置電燈一個。7日齡每個鴨舌應該養50只到70只野鴨,要注意掌握鴨舍中的溫度。1到3日齡階段,鴨舍中的溫度應該控制在27到29之間,6日齡左右在25到26度之間是日齡為24度到25度之間,等到15日齡以后就可以把溫度降低成19度左右。
在野鴨破殼以后應該先飲水后喂飼料,在水中可以適當的加入復合維生素b。等到飲水兩個小時以后,可以開始喂飼料了。在野鴨生長到10日齡左右,喂飼料的次數應該每天在七次左右,等到10日齡以后每天可以喂四次五次。在喂飼料的同時,還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嫩綠的青菜以及菜葉和小魚蝦蚯蚓等等鮮活的動物。只有在生長過程中能攝入身體中所需的營養,就可以讓它們健康的成長。
接下來就開始進入成年鴨階段了。為了能讓成年鴨快速地生長,在整個飼養過程中,應該提供給充足的飼料,同時飼料搭配,也必須合理讓野鴨能夠自由采食。在飼養過程中,應該時刻都保持有足夠清潔的飲水。等到野鴨成長到50日齡以后,它們的身體脂肪增加以及生理變化就開始學飛了,在此時為了它們飛逃應該及時的剪掉翅膀,在飼養過程中也要穿素色的衣服,一定要杜絕有外人進入鴨舍內驚擾它們。
成鴨階段過了以后就開始進入產蛋雞了,也就是蛋鴨,產蛋前每天喂料2到3次,可以早上稍微一些晚上在入舍之前喂飽。在產蛋期間,應該讓野鴨到山林中多加活動,可以多使用一些自然的飼料,每天應定期的將它們趕出鴨舌,自由活動,但在這飼養期間,應該及時的補充足夠的水分,下午等到太陽下山時可以將野鴨趕回鴨舍。在產蛋期間可以在地面上制造一些錢,我墊上松軟的稻草,這樣能讓野鴨在上面更好的產蛋。
在飼養過程中,雖然野鴨的抗病能力比較強,但也必須認真地做好防疫工作這項工作也是在飼養野鴨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必須要定期的做好育苗,這樣才能預防野鴨有疾病產生,為了預防鴨瘟,可以用鴨瘟弱毒疫苗,在野鴨生長到20日齡左右的時候,每只野鴨需要注射一毫升左右。
- 上一篇: 人工養殖的大雁需要防止飛走,可以采取斷翅放養
- 下一篇: 土元的三種養殖形式(土元的飼料應盡量多樣化)
最新留言